膠囊機器人胃鏡揪出早期胃癌。(圖片來源:今晚報)
在日前結束的“2017中國天津腸道疾病學術大會暨2016天津市消化內鏡學年會”上,早期胃癌的診治成為專家們關注的焦點。天津醫(yī)科大學總醫(yī)院消化科主任王邦茂教授表示,胃癌早期癥狀隱匿,只有胃鏡才能排除或早期發(fā)現胃癌。然而懼怕傳統胃鏡,使很多胃癌患者喪失早期發(fā)現胃癌的機會。隨著我國自主研發(fā)的磁控膠囊內鏡機器人的出現,患者只需吞服一個直徑為1cm的“膠囊”,就可以進行準確的胃鏡檢查。這種舒適、無痛苦的胃鏡檢查,將成為未來胃癌篩查早期發(fā)現胃癌的有力武器。
據《2015中國癌癥統計數據》顯示,中國每年新發(fā)現胃癌40萬例,占全球胃癌的一半。令人痛心的是,與日本等國家早期胃癌的檢出率達到70%相比,我國70%的胃癌發(fā)現時就已經是中晚期,5年生存率不足20%。王邦茂主任表示,胃癌的早診早治非常重要。早期胃癌通過胃鏡進行微創(chuàng)手術就能根治,而且術后不用放化療,5年無病生存率超過90%,大大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和醫(yī)療費用。
“但是早期胃癌癥狀不明顯,只有通過胃鏡檢查才能排除或早期發(fā)現胃癌。胃鏡檢查是胃癌篩查的金標準!蓖醢蠲魅伪硎荆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應該進行胃鏡篩查,但實際上國內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了一次胃鏡檢查。究其原因,傳統胃鏡讓不少受檢者對胃鏡的痛苦感到恐懼,因而拖著不做使很多人因此喪失了早期發(fā)現胃癌的機會,非?上。
“胃癌篩查,普及舒適化內鏡是關鍵。”中華醫(yī)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李兆申教授多次強調,舒適化內鏡對于胃病和胃癌的早期檢出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,只有老百姓對胃鏡敢查和愿意查,才能提高中國的胃癌檢出率。王邦茂主任表示,現在出現一種安全、無痛苦的磁控膠囊內鏡機器人胃鏡,病人只需要隨水服下一顆長2cm,直徑1cm大小的膠囊機器人,15分鐘后就可以完成無痛、無創(chuàng)、無麻醉、無交叉感染的胃鏡檢查。目前安翰磁控膠囊內鏡機器人胃鏡,解決了以往膠囊胃鏡無法控制的局限性,醫(yī)生使用兩個類似游戲手柄的操縱桿,通過磁控裝置控制膠囊內鏡機器人游走在患者胃部的各個角落,不留死角。在腸道排空過程中還能觀察小腸情況,可謂一舉兩得。
這種新型膠囊胃鏡還非常適合發(fā)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,如長期服用抗凝藥、抗血小板藥的心血管病人,胃黏膜常受藥物損傷。這類人群定期使用安翰膠囊內鏡進行消化道檢查,能監(jiān)測消化道損傷,及時對消化道出血等胃部疾病進行預警和干預。(記者 陳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