喹諾酮類藥物臨床需求仍較高

50多年來,從不斷推陳出新到遭受詬病,喹諾酮類抗菌藥的命運可謂沉沉浮浮。隨著10月23日無氟喹諾酮類藥物蘋果酸奈諾沙星膠囊(太捷信)在國內面市,有關喹諾酮類藥物創(chuàng)新的話題再度受到熱議。“遭鋪天蓋地之詬病,重煥耀眼之亮光!睆偷┐髮W附屬中山醫(yī)院何禮賢教授這樣形象地評價。他預判:“由于受青霉素要求皮試的困擾,導致該藥甚至頭孢菌素的使用受限;而喹諾酮類藥物仍將保持較高臨床需求。但是,我國有數(shù)十家喹諾酮類藥物生產(chǎn)企業(yè),開展藥物評價、治理市場亂象任務艱巨!
幾經(jīng)沉浮重煥新生
喹諾酮類藥物可選擇性抑制細菌拓撲異構酶Ⅳ和DNA旋轉酶,干擾細菌細胞的DNA復制,從而起到殺菌作用。然而,近年來,喹諾酮類藥物受到很多指責。原衛(wèi)生部辦公廳在2008年48號文件、2009年34號文件,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(FDA)在2008年7月至今年7月期間,曾數(shù)次發(fā)布其用藥安全性警告。
“問題集中在不良反應、附加損害、快速耐藥、交叉耐藥等方面!焙味Y賢分析,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涉及胃腸道反應、肝功能異常、跟腱炎、心臟毒性、血糖異常、軟骨損害、皮膚及光敏反應等。近20年,全球有不少喹諾酮類藥物撤出市場,其中包括:1992年在美國上市并于同年撤市的替馬沙星,撤市原因是引發(fā)溶血性貧血、低血糖、腎衰;1993年在日本上市、1995年撤市的司帕沙星,撤市原因是導致嚴重光毒性;1997年在德國上市、1999年撤市的格帕沙星,撤市原因是導致Q-T間期延長;1997年在美國上市、1999年撤市的的曲伐沙星,撤市原因是肝臟毒性;1999年在美國上市、2006年撤市的加替沙星,撤市原因是可能導致血糖紊亂。但是研究也發(fā)現(xiàn),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。
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第1代喹諾酮類藥物萘啶酸、第2代喹諾酮類藥物吡哌酸之后,第3代喹諾酮類藥物諾氟沙星(第一個氟喹諾酮類藥物)、第4代喹諾酮類藥物加替沙星等的結構特點是在喹諾酮母核的6位均含有氟。而近10年來,由于該類藥物的廣泛應用所產(chǎn)生的選擇性壓力,使耐藥菌株隨之增加。2014年,全球首個無氟喹諾酮類藥物奈諾沙星首先在我國臺灣上市。這一新藥后來成為201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(jiān)管總局發(fā)布《關于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(shù)據(jù)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》之后獲得核準的1.1類新藥。研究顯示,該藥具有廣譜的抗革蘭氏陰性菌、陽性菌和非典型病原菌的生物活性,而且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(MRSA)有效,具有良好的藥物安全性和極佳的組織穿透力,不易產(chǎn)生耐藥性菌株。
未來創(chuàng)新長路漫漫
據(jù)何禮賢介紹,2009年國內22個城市樣本醫(yī)院的調查顯示,喹諾酮類藥物是僅次于頭孢菌素和青霉素的第3大類抗感染藥。2010年,喹諾酮類藥物超過頭孢菌素類藥物,成為抗菌藥市場上銷量增長最快的藥物,平均年增長率達7%!2010~2015年中國化學藥行業(yè)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》也顯示,喹諾酮類抗菌藥臨床使用量超過半合成青霉素類藥物,成為除頭孢類抗菌藥物之外的第2大類抗菌藥物,其發(fā)展速度超過頭孢菌素類。
“未來,由于受青霉素皮試的困擾,青霉素甚至頭孢菌素使用受限,而喹諾酮類藥物將繼續(xù)保持較高的臨床需求。但是,喹諾酮類抗菌藥創(chuàng)新長路漫漫,如今國內該類藥物生產(chǎn)廠家眾多,治理喹諾酮類藥物的市場亂象任務艱巨。并且,我國亟須加強臨床抗生素用藥教育,制訂人用、獸用抗菌藥分類表,切實落實《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(2016-2020年)》!焙味Y賢說。(記者 馬艷紅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