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10月17日報道,長久以來,人們一直認為“直女”之間的親昵行為或性行為只存在于思想開放的女大學生中,原因無非是吸引男性或防止女同性戀搭訕。然而,最近研究表明,這些皆是誤解。許多女性都有過同性戀愛以及性行為經歷,其中原因因人而異。
“直女”接吻是個新奇而極具爭議的現象。2003年美國視頻音樂獎頒獎典禮上的布蘭妮和麥當娜、2010年MTV電影獎頒獎典禮上的桑德拉和斯嘉麗都當著數百萬觀眾上演過“傾情一吻”。此外,不少電視節(jié)目中也出現過類似情景。
藝術源于生活。許多異性戀的年輕女性都有過同性性行為經歷。許多研究人員也對此進行過調查,但調查的對象大多為思想開放、家境富裕的白人女大學生。然而,有數份研究指出,女性間的性行為是個廣泛存在的現象,與當事人社會經濟背景關系不大。這意味著,此前的研究都忽略了大學校園外的一大批女性。
有科學家曾研究過女性雙性戀現象。心理學家莉薩·戴蒙德(Lisa Diamond)就在2008年出版的書中進一步剖析了此現象。與此同時,社會學家勞拉·漢密爾頓(Laura Hamilton)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。她認為大學里,女性之間的親昵動作只是為了吸引男性或防止女同性戀搭訕。還有人將其歸納為“機會機構”理論,指出這是女性散發(fā)魅力與表明自己性取向的手段。
所有研究人員都同意的一點是,此類研究的對象通常局限于思想開放、家境富裕的白人女大學生,原因之一是大學生比較容易招募。然而,研究發(fā)現,那些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女性與同性發(fā)生性行為的占比例卻反而最高。
2008年一份關于意外懷孕的研究發(fā)現,研究對象(當中許多人20出頭就當了母親)竟然全有過同性性行為的經歷。而且,當中大多數人表示自己是異性戀。她們表示,當個好媽媽比什么都重要,不希望以同性戀的身份養(yǎng)育孩子。其中一位黑人母親在女兒出生后便與之前的同性戀朋友斷絕了聯(lián)系。已婚婦女認為這些經歷已與如今的生活毫無瓜葛。一位白人婦女表示,與丈夫成婚以后,便不再考慮其他人,自然也不會再說自己是雙性戀了。
生兒育女之后,許多母親不會再說自己是同性戀或雙性戀。但是,處于生理需求,有的人還是會保留“同性性伴侶”。當中的原因因人而異,有些人認為,與同性性伴侶相處不需考慮戀愛中的事情,更像是朋友;有些人堅信女人更懂女人,男人永遠不懂女人;有些人則覺得與同性相處更安全,不用擔心受到性騷擾;還有些人稱與同性相處不會被打上“濫交”的記號,不必擔心名聲受損。
由此可見,“女大學生才會與同性發(fā)生性行為”、“女性間的性行為是為了吸引男性”等不過是一些陳詞濫調,并無依據。(實習編譯 許雄斌 審稿 郭思佚)
解密: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員吃什么食物? 太空飛行的營養(yǎng)保障,首先是能量的供給,和地球一樣,還是早中晚一日三餐,合理配置能量和營養(yǎng)。同時根據飛行時段的不同和航天員的任務情況,合理安排食譜。 【詳細】
做做操就能讓寶寶變聰明 真的那么神奇嗎? 近日,網絡瘋傳著一段“單奶奶被動操”的視頻,一名42天的小寶寶,在北京某醫(yī)院專家單奶奶的手中,完全成了一個“活玩具”,被動做著一些高難度的嬰兒操,有些動作甚至看著都心驚膽戰(zhàn),單奶奶更是宣稱這套被動操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。各位奶爸奶媽們,你們覺得靠譜嗎? 【詳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