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最新一項研究表明,胎兒第一次心跳出現在懷孕第16天。此前研究人員認為,人類胎兒首次心臟肌肉收縮產生跳動是懷孕第21天。
英國牛津大學一個研究小組發(fā)現,人類胎兒首次心跳時間更早。研究負責人保羅·萊利稱,他們試圖更好地理解心臟如何發(fā)育,分析何種因素導致胎兒出生前在子宮中出現心臟缺陷,以及如何進行成年人群心臟修復,這項研究發(fā)現有助于提供治療先天性疾病的新線索。通過發(fā)現心臟如何首次跳動,以及心臟發(fā)育過程中如何出現問題,可以在懷孕階段避免出現心臟病。
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發(fā)現老鼠胚胎的最早心跳,依此推測人類胎兒心跳最早出現在受孕后16天,這項研究報告發(fā)表在《eLife》雜志上。據悉,英國每180名新生嬰兒當中,就有一例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。(悠悠)
解密: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員吃什么食物? 太空飛行的營養(yǎng)保障,首先是能量的供給,和地球一樣,還是早中晚一日三餐,合理配置能量和營養(yǎng)。同時根據飛行時段的不同和航天員的任務情況,合理安排食譜。 【詳細】
做做操就能讓寶寶變聰明 真的那么神奇嗎? 近日,網絡瘋傳著一段“單奶奶被動操”的視頻,一名42天的小寶寶,在北京某醫(yī)院專家單奶奶的手中,完全成了一個“活玩具”,被動做著一些高難度的嬰兒操,有些動作甚至看著都心驚膽戰(zhàn),單奶奶更是宣稱這套被動操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。各位奶爸奶媽們,你們覺得靠譜嗎? 【詳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