毒韭菜、毒豆芽、抹藥西紅柿、最毒空心菜……一條條關于毒蔬菜的新聞,一次次刺激公眾敏感的神經。
這些家常的蔬菜真的有毒嗎?蔬菜怎樣才可以放心吃?記者邀請吉林蔬菜專家為您逐一解讀,讓您明明白白吃蔬菜。
本期專家
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院研究員 劉雅忱
蔬菜有毒不能一概而論
【傳言】近日,有則題為“‘毒中之王’的蔬菜竟然是它!目前大量上市,建議少吃!”的視頻在朋友圈廣為流傳,視頻中,上榜的毒蔬菜有番茄、黃瓜、白菜、甘藍、菜花、空心菜等幾種常見菜。
【求證】劉雅忱:視頻中提到的那些蔬菜有毒之說,雖然某些在特定條件下有一定道理,但是脫離了具體環(huán)境、具體條件等因素,簡單判定一種蔬菜有毒與否,這種一概而論、一竿子打死的說法是不科學的。
蔬菜從田地到餐桌,經歷了種植、采收、貯存、運輸等環(huán)節(jié),任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如果出現問題,不按規(guī)范操作或者超標、超量使用農藥等化學制品、使用劣質包裝物等,都有導致蔬菜“有毒”的可能性。
以早春甘藍為例,我省一般在4月份種植,進入包芯期時,也恰好趕上蟲害高發(fā)期。這時菜農一般會大量、頻繁地應用殺蟲劑。由于害蟲產生抗藥性,農藥的使用量及濃度也是逐年增大。有時因為防治不及時,致使害蟲蟲齡過大、變種、耐藥性增強等,甚至需要施好幾種藥。殺蟲劑具有滲透性,因此,大量、頻繁地使用,勢必會污染甘藍,造成菜體農藥殘留過多使其“帶毒”。
采收的間隔期不夠也會造成蔬菜“帶毒”。有些農戶在種植過程中,應用了殺蟲劑、殺菌劑等化學制劑,又沒有預留足夠的“間隔期”,消化掉這些有毒物質。有的甚至在采收前一天,還在施藥,比如,前段時間曝光的“毒韭菜”、“毒蒜苔”事件,就是這個情況。這勢必造成蔬菜帶有大量農藥殘留。
蔬菜長時間貯存、長途運輸,也是導致蔬菜有毒的一大因素。當前,遙遠的南方果蔬出現在我省百姓的餐桌上早已不稀奇。以香蕉、菠蘿為例,這些果蔬是在六七分熟的時候就采摘,儲運催熟過程中,應用到防腐劑、乙烯利等多種化學制劑。試想,若某些植物激素過量使用,或者在人體內常年大量累積,對人體健康會不會造成危害呢?
另外,目前儲運過程中使用的包裝袋、包裝箱等,不少用的是再生塑料。塑料再生過程中,或制品本身有毒、或性狀不穩(wěn)定的,很有可能對果蔬造成二次污染。
如果蔬菜在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能按照規(guī)范操作,那么就不會導致蔬菜有毒。
導致蔬菜有毒的不僅僅是農藥
【求證】劉雅忱:目前,我國已制定了79種農藥在32種(類)農副產品中197項農藥最高殘留限量(MRL)的國家標準。毛豆、小松菜、紫蘇、生姜、韭菜、胡蘿卜、蒜薹等蔬菜都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。
但無論是在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還是在農藥監(jiān)測技術及農藥使用標準上,我們都同發(fā)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。而且,我國對蔬菜的檢測項目中,并未包含激素、殺菌劑等含量檢測,這些也在大量應用于蔬菜種植、儲運過程中。
以黃瓜為例,在種植過程中,常會用到增瓜、拉直、;ǖ闹参锛に,以達到產量高、果實直、“頂花帶刺”賣相好等目的。按照我國的相關規(guī)定,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在農業(yè)生產上是允許使用的。目前,農業(yè)部門在每次抽檢農產品的質量時,只檢測農藥殘留量,而植物生長激素指標還沒有納入檢測范圍之內。
到啥時候吃啥菜
【求證】劉雅忱:雖然某些地方曝出了“毒蔬菜”的新聞,也確實有些農產品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,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,蔬菜該吃還得吃。選擇的時候,盡量遵循以下原則:
1.吃應季菜。即遵循果蔬的時令性。通俗點說,就是什么時候吃什么菜。這里所說的是指多年以來,未經人工干預情況下,在本地自然生長的瓜果蔬菜上市的原始時間。比如,我們一般都是在入秋左右種植秋白菜,這個時期隨著天氣轉涼,昆蟲逐步消亡,白菜生長過程中,幾乎不用或者只需要很少量的殺蟲劑即可,大大降低了種植過程中的農藥殘留量。這種順應自然節(jié)氣的蔬菜,可謂應季菜。
2.結合地域特征。在吉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下,果蔬等農產品的生長都有自己的規(guī)律特點。一般在早春四五月,有一批大棚蔬菜種植,至五六月份上市,由于此時氣溫較低,基本無病蟲害,因而這批果蔬農藥殘留量比較少,相對安全。同理,立秋以后種植的蔬菜,即便是比較受昆蟲喜愛的葉菜類植物,也都基本沒問題。
3.盡量選果菜。相對于葉菜類產品,果菜類產品種植過程中,藥劑的使用量會稍微少點,可酌情考慮多食用。
4.飲食多樣。當前,不同農產品可能面臨不同的問題,盡量讓飲食多樣化,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因某種問題農產品食用過多造成累積性的傷害。
這些菜可放心吃
【求證】劉雅忱:問題總是相對的,沒有絕對不能吃的蔬菜,也有些蔬菜,是相對比較安全的。選擇時,可參考以下原則:
避開蟲害高發(fā)期,符合地域時令的蔬菜,如秋白菜、秋蘿卜、秋土豆等秋季蔬菜。
味道稍微有些怪異,昆蟲不喜歡的蔬菜,如:茼蒿、茴香、香菜、苦瓜、絲瓜、秋葵等。
病蟲害相對較輕的蔬菜,如生菜、筍、萵苣類蔬菜等。
安全吃菜四步走
【求證】劉雅忱:蔬菜在種植、采收、貯存、運輸等過程中,或多或少可能出現問題,作為普通百姓又不好辨別,因此,建議大家買回蔬菜要這樣處理:
1.去皮。果菜類的皮接觸有害物質較多,食用前去皮,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害。
2.沖洗。做處理前,盡量用流動的水將蔬菜沖洗干凈。3.浸泡。大多數殺蟲劑等成分都是酸性的,因此,可以用小蘇打水、淘米水、鹽水等浸泡,以中和或反應掉部分有害物質。但是,切記浸泡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,防止農藥離子在水中飽和,返滲入蔬菜細胞中。
4.慎選。有些激素類制劑,如膨大劑等,會深入到農產品的細胞內,還有某些殺蟲劑,通過根系滲透到果蔬汁液中,這些情況,不是掰掉幾個菜葉,去除果皮就能解決掉的,需要謹慎選擇購買。(記者董杰)
板藍根真的是“萬能神藥”? 胖子和瘦子死神更愛誰 “非典”時期,號稱可以預防“非典”的板藍根沖劑遭到了市民們的哄搶,價格也隨之上漲了好幾倍。非典之后,禽流感開始流行,板藍根再次得到了人們的關注。在各種疾病爆發(fā)時,板藍根沖劑仿佛包治百病,人們更是有事兒沒事兒就愛喝上一杯。在生活中,板藍根一直被大眾認為是“萬能神藥”,深受國人的喜愛,但這個“萬能神藥”真的有傳說中的那么神嗎? 【詳細】
【心理診所】你不成功,都是童年的錯嗎? 原生家庭給我們的傷害,從某種意義上說,可以變成一種饋贈。因為傷害讓我們更能理解,某些人格缺陷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,而有意識的去避免再用同樣的方式傷害下一代。 【詳細】